(五)
何謂武道
首先,在實際探討劍道的歷史之前,定義何謂武道是有其必性要的。現今除了劍道之外,武道還包括柔道、弓道、相撲、合氣道、少林拳法、銃劍道等等。然而,武道開始被使用作為一個廣泛的名詞而表示各家不同的武術,已是明治(1868—1912)以降之事了。早期相關於武家的用語,如武術或是武藝,是非常普遍的。
現在讓我們把焦點回到武這個字的意義上。對於這字,有許多不同的詮釋。武這個字在漢字猜拆開來看是一個“戈”和一個“止”所組成,分別代表“戰戟”和“停止”的意思。換言之,一個標準的解釋就是“停止使用武器”,或者也可以是“用武器來停止武力” ,而這也就和新陰流中的“活人劍”的想法不謀而合,依據這個觀念,刀劍是用來斬除惡人以解救萬人於倒懸之物。
但一個對於“武”完全相反的解釋也是有可能的,“止”可能源自於“趾”這個字,代表腳的意思。換句話說,武這個字也可能是在描述攜帶武器上戰場的步兵正在剷除他們行進時的任何人事之物。
也有另一種理論:武事實上是源自於“舞”這個字,這和古代宗教儀禮中人們以舞蹈的表演來呈現對神明的崇敬息息相關,就此而言,武可能早就意指時至今日仍在神社中所展示的神事儀禮、奉納演武或是劍舞。
最後,很難論斷這三個解釋何者為是何者為非。但事,整個歷史中對於“武”而言,不同的時代裡分別可以見到代表著不同的特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