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道的迎刺
在劍道的稽古中,不管你在上位或是在下位,我想許多人都有過被迎刺的經驗,刺擊與迎刺是不同的,簡單講刺擊是合理的技法而迎刺卻是蓄意的違法,迎刺是粗暴且危險的,而且這種動作在劍道的規則中是被嚴禁。FIK也立文解說,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甚至把它當作自己的得意技來炫耀,此種心態真是不可取,我想試著從兩個面相來解釋:
第一點 心態不正
當你使用迎刺時,你心裡已經想到---好吧!我讓你擊面,但是我來刺你的喉嚨,雖然你先打到我的面,但是你要付出慘痛代價。就比賽的觀點來說,你已經先輸在前面一本了,而後再補給對手不算分的刺喉,這是稽古或試合時應該存有的心態和觀念嗎?這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先先之先"或是“殺其氣"這是故意且有意的傷害對手的伎倆。試想,萬一老師火氣來了,也故意迎刺你,這不就冤冤相報,倒楣的是自己?想想看,你和老師練習的目的為何,不就是希望透過光明正大的練習後,而後再請求老師給你指正與教導嗎?這個正是劍道稽古的目的,此一初心是不應忘記的。
第二點 禁止行為
我曾說過,劍不以道來約束將會是一件可怕且危險之事。任何武道或是武術都有它的禁止行為,跆拳道比賽踢對手胯下,柔道扳斷對手的骨關節,你說不是故意,那是不可能發生的啊!劍道當然也有許多禁止行為,每位劍道人都應該詳細去了解,才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許醫師尚文兄也曾借FIK圖文解說面布團的折法與保護喉嚨的方法,但是如果你遇到由下而上刺擊,非水平之刺擊,一不小心刺的不準,劍尖從突垂和面布團之間穿過,悲劇便會發生了。
據我所知,日本人在合同練習時,和上座老師們稽古有兩個約定成俗的禁忌,一是避免刺擊老師(特別是迎刺),另外就是要避免使用“後之先"的技法。但是,在台灣許多合同練習中,常常看到下位學生對上位老師使用上述兩種技法,雖然學生很強甚至曾經是國手也都要避免才是。或許你認為你只不過是要徹底守住中心線,是對方自己跳擊時自己衝過來才發生的,但是,這個時候你也必須要學會適時地收劍,才不會傷害到對方,這才應該是正確的稽古態度。各位老師、先進、劍友同好,當您在稽古時,是不是可以不要做迎刺的動作,因為如果練劍的心態不正確,而要成為一位有劍品、劍格、劍技的劍士,將會是緣木求魚、刻舟求劍而不可得的。我們身為習劍之人,了解各種技法的哲理與合理的劍法,深入體悟劍道的真實理論,進而貫徹真正的武道精神,培養高尚的情操和特殊的人格特質,而成為一位受人敬仰、景仰的劍道家,不正是我們練劍所追求的一致目標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