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太刀與打刀
雖然擁有相類似反身和鎬造,中世紀的日本刀,事實上,與近代的日本刀是不盡相同的。中世紀的日本刀稱為“太刀”,它不同於發展及使用較早的直刀,雖然他們曾經都被視為太刀的一種。當時日本國內壟罩在戰國亂世的殺伐之中,似乎戰士們偏好騎馬作戰時使用大型的太刀,然而,當時作戰時主流的武器是使用弓箭,所以有一些的學者一直都主張太刀在戰場上的使用,其主要目的是砍下落敗敵人的頭顱,並且將之帶回以為在戰場上英勇功績之佐證。
近代的日本刀稱之為“打刀”或“武士刀” ,他們之間有一個差異。就太刀而言,它的刀刃朝下,配掛在腰間,然而,打刀則插在纏繞的腰帶之間而且刀刃朝上,以便於拔刀時有利於即時的拔刀斬殺。
一般而言,在今日博物館中所展示與擺放的日本刀,有顯著的差異可以指出:中世紀的日本太刀刀刃朝下相反於近代的日本打刀刀刃朝上。
日本刀的刀身有一個位於劍柄處的區域稱之為“茎” ,是整支刀身的金屬“柄腳“安插入劍的部分,在那裡刀匠們經常將姓名或金銘雕刻於其上。通常當配刀時刀匠的銘刻會出現在刀身外。這意味刀刃朝下的日本太刀與插在腰帶之間且刀刃朝上的打刀都有銘刻於柄腳處,只不過是會刻於不同的兩側,而這就是其中一個區別太刀與打刀的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