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劍道的修行與感懷(六)


上杉家訓
       日本戰國群雄中,上杉謙信是我相當欣賞的一位,在許多的戰役中,他從不玩弄陰謀詭計,也不會考慮自己的利害得失,他的出征並非為滿足私慾而打仗,通常是受人之託忠人之事而出兵,為了實踐正義與情義而出戰。當擊敗敵人之後,他就將領地歸還給求援者,絕不會趁人之危佔人便宜,他猶如戰國之正義使者,所以連他的死對頭武田信玄都對他敬佩不已,甚至在武田臨終之前都交代他的兒子,如果他死後,別國趁機入侵,國家出現危難時,可以向謙信求助,可見謙信的人格連對手宿敵都敬仰和欽佩。
       而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三大戰國英雄,均把謙信視為越後戰神,而對其神往不已,孟子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悅而誠服矣。我想謙信應該就是秉持這種的心態與信念,才能在遙遠的越後國中,受到領地裡豪族百姓的愛戴,以及紛亂的戰國中,敵人的心悅臣服,日前書中讀到他所制定的家訓,終於可以領略他的為人處世之道,可謂亂世中之真君子也。

心無煩惱時,心廣體泰。                    心無忍辱時,待人親切。
心無欲念時,情深意重。                    心無我執時,不生猜忌。
心無驕傲時,敬重他人。                    心無愧對時,不畏他人。
心無偏見時,作育人才。                    心無貪念時,不媚諛人。
心無怒氣時,和顏悅色。                    心存忍字時,萬事圓滿。
心無雜念時,平心靜氣。                    心有勇氣時,不悔不恨。
心無邪念時,淡泊無求。                    心有孝思時,忠貞節操。
心無自滿時,能解善意。                    心無迷惑時,不責於人。


       我輩練劍之人,不正是一生追求內心圓滿之道嗎? 慎思之,篤行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