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

劍道的修行與感懷(九)

劍術不同於劍道

劍術是運動
劍道是修行

劍術與歲月同逝
劍道隨造物日長

劍術追求技術之進步
劍道培養人格之成長
劍術享受勝利的喜悅
劍道反思失敗的品嚐
劍術強調權力極大值
劍道要求自我回初心
劍術擁有強烈排他性
劍道認為四海皆ㄧ家
劍術日日勤練必殺技
劍道時時交劍而知愛

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劍道的武德教育

第一章

劍道劍品論

勝之以武或勝之不武

           凡習劍之人皆知,劍道的中心思想為“始之以禮,終之以禮。”但是,為什麼劍道學習與修鍊中為何如此強調禮的重要性?其實,簡單地說,劍道以禮待之,以禮視之,以禮持之之故,乃是因為,一但失去禮的約束,劍道就會成為一種可怕而傷人的活動了。在王家衛的電影一代宗師中,葉問嘗言“功夫,一橫一豎”說的真好,劍道何嘗不是如此,這也就是以往日本人練劍時稱為什麼稱作“合同練習”之故;子曰:不知禮,無以立也。 因此個人認為舉凡練劍之輩必須先了解此一道理,進而建立正確劍道觀念,才有資格成為一真正的劍道家。正如古云“王道之士以禮為本也。”

       然而,在台灣劍道的稽古或試合中經常見到一些不適宜的動作或行為,雖然有一些的動作並不犯規,但是,這並非在品格劍士的養成中應有的態度及行為。為求勝利不擇手段的方式,實不可取,簡而言之,劍道的目的不就是培養堂堂正正的人格?所以劍道的比賽應該要勝之以武而非勝之不武。

       試合中有些選手常常會使用一些不乾淨的小動作來獲取利益,諸如:

       對手舉劍打擊時給于刺擊(迎え突き) 或以劍尖頂住喉嚨。這是許多選手甚至老師喜歡使用的動作,藉以阻止對手攻擊面部或使對方不敢攻擊,殊不知,這種行為在劍道規則中是違規且禁止的,一旦對手怯於攻擊,他便肆無忌憚的攻擊對手。

       劍鍔交接後(鍔ぜり合い),彼此點頭同意分開,可是,在分開的過程中突然偷襲對手。雖然,兵不厭詐,但是,這真是小人之舉。又如,在對手錯身之後,擊打對手的後腦,或是在對手仍處於中段姿勢時,不顧劍道的理合而擊打對手的逆,因此造成對手的手肘受傷。

       見對手立於邊線旁,便藉由打擊後之體碰(体当たり),利用身材之優勢將對手推出場外以獲取對手的犯規,雖然沒有犯規,但是,容易造成對手受傷也不光榮,更惡劣的是藉由對手擊面之後的舉劍動作,用自己雙手將對手撞倒在地使其受傷或棄權,正是所謂為求勝不擇手段。

       這些要面子不要裡子的現象都是有違劍道公平、公開、公正的精神,任何劍道的稽古或適合都是在蹲踞之後開始的,而蹲踞本身所揭諸的正是劍道的公平、公開、公正的精神表現。

       劍道的劍品和風格和態度不是只在升段審查時才刻意表現出來,而在任何時刻都要求自己努力去實踐劍道習武傳德之宗旨,你的一擊應該是令人佩服或欣賞,和你稽古或試合時,讓對手如沐春風收益良多,倘若只知使出些小動作來阻止擾亂對手,或是任何練習都要擺出一幅高段的樣子,只有你自己打到才算數,如此則有失自己劍格讓人非議而已。

       事實上,日本人所謂劍道品格的修養,是以孟子論為依據的。“惻隱、羞惡、恭敬、是非”正是仁、義、禮、智、()的開端,應用在劍道的稽古或試合中惻隱之心是對於比你弱的對手心存憐憫,你就不會做出傷害對手的舉動。羞惡之心則是不屑藉由雖是沒有犯規的情況,但卻是使用卑鄙的手段獲取利益好處或佔對方便宜,而應該是正大光明的態度與對手公平競爭。恭敬之心就是有揖讓而升下而飲的心態來對待你的對手,欣賞與學習對方的優點,以禮開始、以禮進行、以禮結束 。是非之心則是能夠知道或判斷在稽古或試合中,什麼行為是對的,是可行的,什麼動作應要避免。

       2010世界盃的裁判講習在台灣舉辦,有台灣的劍友發問藤原崇朗範士八段講師,關於一些的動作算不算犯規,藤原範士給了我們提醍醐灌頂的回答,“你問的這些問題很奇怪,因為在日本比賽中沒有選手會做出這些行為或動作。真是令人汗顏,這正是所謂心被污染,劍就會被污染的寫照,每個人上場時應該心繫“秀劍品、展風範的原則,做出“懷坦蕩、磊光明的態度去和對手堂堂正正的稽古或試合才是。

       在一代宗師的電影中,武學泰斗宮二所說武學有三境界與目的,「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所以知敬畏,因此懂謙卑。見天地,所以惜憐憫,因此待寬容。見眾生,所以明歸途,因此展豁達。劍道修練的目的也應達到如此的境界,換句話說,練劍的目的不在於打敗多少對手,稱霸多久劍道的武林,而是在於要將練劍所修得的道,影響我們的思想方式以謙沖自牧,珍惜一期一會的情誼以敬愛對手和改進我們的生活態度以寬懷大度。

       劍道的劍品就是個人人格特質的表現,每位劍士都應努力修練成為典範。儒家對於人格特質的培養和薰陶特別重視,日本劍道對於劍士的培養亦然。初學養性、入段養正、中階養志、高段養德,我想是所有劍道人培養劍品最好的目標和方法。

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劍道的武德教育

劍道的武德教育
                     前言                              
       台灣劍道的引進從日據時代至今日超過了一甲對於它的定位各家定義各有不同有以運動視之有以武術看待也有以文化傳統自居不論劍道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如何眾口鑠金各家門派的終極目標皆以追求比賽勝利為己任精進技術為要務或有以修練精神鍛鍊品格為主旨,這也是門可羅雀屈指可數在筆者劍道修煉的三十多年中也未見有志之士提出武德教育的看法以及呼籲其之重要性在台灣劍道的教育與養成皆仰賴日本劍道教育之鼻息我們缺乏屬於這個區域這個時代自己的劍道武德教育筆者在這些年的研修中深自發現說穿了日本人不過是將中國人的孔孟儒學結合佛教禪宗來發展出一套屬於日本特色的武德教育如此一脈相承所以日本劍道雖枝繁葉茂百家爭鳴但是一路發展不至於偏離其以劍修人 ()劍道之道的基本宗旨更有甚者近年來鑑於日本的治安日益敗壞犯罪率節節攀升青少年犯罪的問題更是令日本政府困擾不已可是令人佩服的是日本政府捨棄治亂世以重典的傳統思維竟然於平成二十四年通令全國中小學校將武道教育訂定為必修課程藉武德教育的研修來規範青少年犯罪行為並以修煉傳統武術國粹來抑制犯罪的衝動而全日本劍道聯盟也為中小學校制定中學校武道必修劍道授業的展開一書雖然成效尚待觀察但是此一概念得提出不得不令人佩服日人對傳統武術的肯定與大膽提出此一思維的智慧
       這也就使我想到我們的武術之神李小龍曾經說過武學的終極目標就是誠實的面對自己這真是提醐灌頂振聾發聵的一句至理名言簡而言之除誠實面對自己的武學實力之外習武之人也必須誠實面對自己的武學的修養換句話說修習劍道者也必須理解劍道之基本理念乃是藉由劍道理法之修煉進而培養待人處世之道中醫說學醫不學筋絡開口動手便錯同樣的習劍之人若不懂劍道之武德那麼在道場上練劍不過就像是拿著木棍械鬥一樣所以劍道武德的培養對練劍之人是不可獲缺的事情正所謂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如此便自然而然的培養出劍道家應有的風範除了對劍道的技術層面的追求在劍道武德內涵上的養成也應本著求知的態度來學習這樣便會如荀子所說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
        反觀台灣的劍道處境政府對它的思維方式仍然停留在二次世界大戰的中日戰爭之時而劍道界中山頭林立為私利上下交賊許多不肖人士亦以劍道為斂財之逕棄禮義捐廉恥還有一些選手見利忘義不顧倫理此些畸型可笑現象可謂非形成於一朝一夕之故試問在這種的環境與師資之下如何能教育出推赤心於天下安反側於萬物的劍道之士顧炎武說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 劍道界中許多怪異的發展反而是殘害了許多年幼及青少年之士因此本著對劍道的使命感,筆者願以棉薄之力希望能對台灣的劍道播下撥亂反正之苗引領風潮使學劍之士能夠真正尊師重道有守有為的做出合乎劍道武德的行為舉止做一位真正文武雙修內外兼資的劍道之士
       日本享譽國際的教育家政治家新渡戶稻造在武士道一書談到武士道是一套道德規範所有武士都被要求或是教導必須遵守其中的原則它並非文明規定而是包括了一些口耳相傳的要訣以及一些著名的戰士或學者寫下的格言但更常見的是一些沒有明確說出或寫下來的規矩涵蓋了對於某些行為的嚴厲懲戒以及印刻在心裡的行為準則 此一論點我有些不是很認同因為這些的規範或是行為準則大多數是武士們受到孔孟儒學以及王陽明學說的影響而在思想上或是內心中形成的有機體孔曰成仁孟云取義這兩位聖哲的教誨是武士們最常引用的典範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更是深深影響與貫穿了日本神道教的教義進而受到武士們的推崇與喜愛舉例言之根據筆者的考究劍道中的練習是以稽古”(Kei-ko)取而代之所謂”(Kei)乃是漢字的之音譯也就是窮究世間一切事物之理所以劍道的稽古即是藉由修煉劍道來研習古法古道古義並不是一昧學習劍道打殺的技術而已迷途知返往哲是與不遠而復先典攸高如果劍道要談武德教育當然要從我們的儒家思想以及陽明學說中致良知的心性超越主義理論談起而不是捨近求遠的只是跟隨日本人的腳步以尊崇所謂武士道之精神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筆者才疏學淺所論或有疏漏不週希望其他對劍道武德教育的能人異士或是受人景仰的師範大德能提供更多更具內涵的武德教育觀念幫助筆者避之以管窺天之偏以蠡測海之見使劍道的武德精神能實踐於劍道的修煉養成之中一方面能淨化台灣劍道的環境另一方面也讓有心想學劍道的後學們在真正的劍道師範如沐春風的指導下,不論在劍道的技術與武德的教育上都夠走上正確大道

       君子居必責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這正是多年來我所努力要達到的目標

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日本劍道連盟劍道新聞(二)

第十四回世界盃選手權劍道新聞報導
()
Translated from the Kendo World
        29日星期六是女子組的比賽,104名女子選手將頃全力彼此相互抗衡,個人賽的冠軍將在上午出爐,女子團體錦標賽的后冠則在下午分曉。今年,一如過去,日本女子選手因為是比賽的常勝軍而深受青睞,但是,各組的組合以及經驗和技術的深度,都使得今年的比賽不容許做簡單的預測。正如男子團體賽,日本王朝在第13屆世界劍道錦標賽中劃下句點,因此,很多目光焦點都集中在日本女子選手的賽事上,以確定日本女子選手是否能夠繼續衛冕成功,或者是否其冠軍的寶座受到威脅而撼動。
       本次比賽將在30號達到高潮。這或許是世界劍道錦標賽有史以來最受期待的一屆,從全世界的劍道團體都期待今年的男子團體精采的賽事來看,日本隊首次以挑戰者的身分來出戰,毫無疑問,已準備好衛冕的韓國隊,還有美國隊,因為不想再與冠軍擦身而過,所以他們比以往更為努力。除了這幾個隊伍外,在經驗和技術已經增加許多且充滿了精力的各隊,諸如,意大利,加拿大,巴西,中國,台北等隊,也將使本次比賽成為歷年來最激烈的一次,或許會有新的翻盤甚至很可能會出現新人引領風騷。

       世界劍道錦標賽(WKCs)終將成為一個真正的且沒有一個國家能獨占鰲頭的國際賽事。人們可能會聽到一些未經深思而有關日本劍道搖搖欲墜的談話,或是因為贏得大小比賽而將會出現其他的新的領導隊伍。但是,我們應該要相信因我們所作的努力,最後是劍道贏了勝利。對於每一位個人的參賽者或是各隊所作的努力,以及結合男女雙方隊伍不斷地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這都是基於傳統的日本劍道戒律:相互尊重,尋求自我提升,並成為一支在社會中正面向上的力量,而這些傳統規範肯定將有助於世界變得更為美好。

日本劍道連盟劍道新聞(二)

第十四回世界盃選手權劍道新聞報導
()
     
       聖保羅,巴西--- 一如於它的原生的名字“garoa”換句話說也就是霧中的國度之意。聖保羅週日早上,細雨紛飛。今日之前,星期二,825,太陽光芒已突破雲層,如此一來第14屆世界劍道錦標賽(WKC)也順利地展開。採訪小組已經抵達了一個小時,這時已經有許多隊伍陸續的抵達也積極進行訓練。總共38個國家和地區將派代表參加,其中包括149名男子選手及104名女子選手。
       本屆錦標賽是在國際劍道聯盟的贊助,以及巴西劍道聯盟的主導下進行。雖然此一賽事,由於其嚴格的標準,並沒有獲得聯邦政府適度的支持,但是,巴西劍道聯盟透過城市的運動和休閒部局長何塞路易斯Ferrarezi得到來自於聖貝納多多坎波市,市長路易斯馬里尼奧Luiz Marinho慷慨的財務和後勤支援。許多商業贊助也促成了此一籌劃,並且使賽事成為可能。
       接下來的兩天,26日和27日,是官方為賽事準備的演訓時期。各代表隊也將根據一個輪流計劃表在兩個指定的設施處進行他們的訓練。由歐洲劍道聯盟(EKF),國際劍道聯盟委員會,以及國際劍道聯盟全體代表與會的幾場會議也將同時進行。世界劍道錦標賽WKCs不僅是提供一個激烈的競賽項目,而且也充作為一個全體代表的召集,會中許多組織和管理議題,均可由全體與會人員提出與商議。

       28日的週五,比賽將真正啟動。一整天將全力投諸在於男子個人的錦標賽。149的競賽者將通過最初的3人一組循環戰決定誰將進入正式比賽。隨機抽取決定進行的3人組合,將造成許頂尖高手捉對廝殺。舉個幸運之簽為例吧:有1 組的組成是由日本隊的前全日本冠軍選手,寺本將司,韓國金選手,也是一個全國冠軍,和克里斯楊,美國全國冠軍,美國隊隊長(此隊在前WKCs首次擊敗日本)。當這3人的資格賽比完後其中的兩個人只能拖盔棄甲在觀眾席上對剩餘的比賽作壁上觀。而這一組也並不是孤單的,許多的淘汰賽和偉大選手間勢均力敵的爭鬥將大量出現在今年的比賽中。

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劍道的修行與感懷(八)

大道廢,有仁義
      
       你可以反對任何事情,但是,民主自由的真諦是普世的價值,不能因為你討厭一個人,就失去了是非對錯的判斷能力與公理正義的價值標準。難道一個女子被強暴了,我們要怪她穿著太曝露﹖車子被偷了,要怪車主買的車太好﹖家中被偷了,要怪屋主買的是豪宅﹖錢被搶了,要怪他太有錢﹖小孩被霸凌,要怪他太白目﹖學生愛翹課,要怪老師不點名﹖竊賊偷了錢,要怪主人不用保全﹖為了政治,我們難道真的要顛覆是非對錯的標準,要犧牲道德人性的價值與摧毀公理正義的防線﹖台灣現在真是世衰道微、棄禮捐恥、理盲昏昧、正言若反、邪人高張、賢士無名。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 亂,有忠臣。仁義的忠臣之士們,希望能站出來講講真話,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要合理暴力,不要曲解詭辯,不要獨攬正義,不要革命無罪,不要造反有理,不要讓台灣變成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之地。

       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我們是不是該思考一下,國家社會再這樣下去,真的會繁榮富裕、康莊太平嗎﹖我不喜歡談政治,但是,身為一位修行劍道之士,我要講真話!

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劍道的修行與感懷(七)

必也正名乎
      
       從此刻起請不要再叫它頭巾
       長久以來在台灣甚至整個華人的劍道界中大家都習慣將手拭稱為頭巾 這真是一個很嚴重的謬誤啊!筆者認為掌理全國劍道事務的協會應該出面澄清甚至全面正名可是一直未見大老們對這件事發表看法因此本人斗膽藉由此一小小專欄推動對此物的正名運動希望兩岸三地的華人劍道界以及銷售劍道護具用品的廠商對能正視此一問題
     首先為何手拭不該被再稱為頭巾其理由如下
     第一 就整個劍道護具而言日文漢字的以國語發音我們稱面小手我們稱手我們稱胴,我們稱腰垂但是“()手拭我們卻稱頭巾這不是很奇怪?
      第二 頭巾這專有名詞一般出現在喪禮的習俗中喪家將其綁在手臂上或是額頭上之用將它冠在我們劍道手拭上,我個人覺得非常不雅
      第三 根據全日本劍道聯盟對手拭的解釋---用以擦拭手部臉部和身體的棉巾 當穿戴面時將其包覆於頭部其目的為(1)提高面與使用者頭部之間的緊密性(2)緩和對面部打擊的衝擊性(3)防止汗水流入眼中(4)保持與維護面部的清潔所以它並非只針對頭部擦拭之用。稱它為頭巾太過於狹隘了。
       或許早期的先輩們並未有如此認知或是注意到這個問題因此才會有如此日復一日以訛傳訛的誤導對於所有我輩中人特別是那些才剛要進入修煉劍道的後輩而言特別需要知之為甚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不是嗎?



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劍道的修行與感懷(六)


上杉家訓
       日本戰國群雄中,上杉謙信是我相當欣賞的一位,在許多的戰役中,他從不玩弄陰謀詭計,也不會考慮自己的利害得失,他的出征並非為滿足私慾而打仗,通常是受人之託忠人之事而出兵,為了實踐正義與情義而出戰。當擊敗敵人之後,他就將領地歸還給求援者,絕不會趁人之危佔人便宜,他猶如戰國之正義使者,所以連他的死對頭武田信玄都對他敬佩不已,甚至在武田臨終之前都交代他的兒子,如果他死後,別國趁機入侵,國家出現危難時,可以向謙信求助,可見謙信的人格連對手宿敵都敬仰和欽佩。
       而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三大戰國英雄,均把謙信視為越後戰神,而對其神往不已,孟子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悅而誠服矣。我想謙信應該就是秉持這種的心態與信念,才能在遙遠的越後國中,受到領地裡豪族百姓的愛戴,以及紛亂的戰國中,敵人的心悅臣服,日前書中讀到他所制定的家訓,終於可以領略他的為人處世之道,可謂亂世中之真君子也。

心無煩惱時,心廣體泰。                    心無忍辱時,待人親切。
心無欲念時,情深意重。                    心無我執時,不生猜忌。
心無驕傲時,敬重他人。                    心無愧對時,不畏他人。
心無偏見時,作育人才。                    心無貪念時,不媚諛人。
心無怒氣時,和顏悅色。                    心存忍字時,萬事圓滿。
心無雜念時,平心靜氣。                    心有勇氣時,不悔不恨。
心無邪念時,淡泊無求。                    心有孝思時,忠貞節操。
心無自滿時,能解善意。                    心無迷惑時,不責於人。


       我輩練劍之人,不正是一生追求內心圓滿之道嗎? 慎思之,篤行之!

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

劍道的修行與感懷(五)


老驥伏櫪

       前幾天友人從日返台,因為經過多次的努力,他終於通過日本劍道協會東京都地區劍道四段的考試,真是皇天不負苦心人,有為者亦若是。不僅他自己很興奮,身為朋友的我也分享了他的喜悅,所以為了感謝大家的幫忙和鼓勵,因此請了其他老師和我吃飯。席間得知,他為了通過劍道四段的考試,前前後後參加了四年十四次的升段考試,其中甘苦實在無法言喻,也非他人可以體會。連續十三次煞羽而歸,天啊! 這需要何等的勇氣呢? 想到榜單揭曉,望眼欲穿尋覓不到自己的號碼時,那總悽涼的感覺,可真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令人想到日本平成劍神宮崎正裕,據說他老兄小時候初段考試也考了四次才通過。在日本劍道考試中考個幾次才通過,這個現象實屬正常,這就難怪日本劍道水準這樣子高,而劍士實力通常與段位之間大多名幅其實。反觀台灣呢? 常常在區域考試中當升段裁判,看到有些考生那種表現真是令人搖頭嘆息,明顯看出根本沒有什麼準備就來考試,有的連道服都穿得亂七八糟,有的劍道型簡直慘不忍賭,林林種種百姿百態,真不知道在想什麼,而他們的態度為何?
       每次看劍道之道的影片,每次必所有感動,影片中的石田健一老師說劍道的目標就是追求氣劍體的一致,如果做到了許多事情就會自然而然的發生。我覺得這話說得好極了,值得大家好好深思而宮本老先生說,在練劍的過程中他只要求做好一件事就夠了,而為了做好一件事,他努力二十年,考了二十四次了不只是佩服而有更多的感動在其中。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木さん真是了不起,雖然一把年紀,其勇氣與毅力令人佩服。給你按三個讚! ! !

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劍道的修行與感懷(四)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上星期即從友人處得知郭弘一老師病逝的消息當下實在有一點不太敢相信這樣一位好人好老師就這樣離開了人世離開了劍道界雖然和郭弘一老師並不十分熟識但是劍道界中誰不知郭老師的為人與處事之道呢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吾輩之榜樣與典範在他老人家窮盡一生精華的大作台灣劍道教室充分流露出他老人家不藏私不忮求的個性與氣節而他對劍道界的貢獻對劍道後學的栽培實為其基於中者號如江河之停留; 期發於外者爛如日星之光輝一如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中形容韓愈可謂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郭老師之忠摯之情深切之語不提私恩不吹己能開大門走大路在他的生活中也是隨處可見,可以說是將劍道人道實踐最徹底之人
       嗚呼哀哉郭老師的仙逝是劍道界的一大損失吾輩誠感深摯沉痛所幸他老人家以其光風霽月之行徑讓吾等之輩有遵循依歸之方向與典範王安石對其知遇裁成之前輩歐陽修有言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處進退又庶乎英魄靈氣不隨異物腐敗郭老師養天地之正氣法古今之完人吾輩為文一則感嘆滄海桑田並申之對郭老師嚮慕瞻依之情二則期望自勉接續郭老師之志承先啟後繼往開來而此舍我其誰


 P.S. 此篇為舊文老師已於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六月六日辭世